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北京冬奧會】 首都體育館用聲光電技術打造“最美的冰”
【解說】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首都體育館,運行至今已有53年歷史,是北京功能最多、適用范圍最廣的體育館之一。2008年這里曾是北京奧運會排球比賽場館。2022年,它也將在北京冬奧會上再放光彩,承辦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項目,成為一座“雙奧場館”。
4月1日到10日,首都體育館舉辦“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賽事期間,記者也用鏡頭記錄下這座歷史悠久的老場館發(fā)生的新變化。
據(jù)介紹,首都體育館改造完成后外觀上保留了原有的風貌,但內部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對場館聲光電部分的全方面升級,首體將打造“最美的冰”。
【同期】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基建辦副主任 王葉
通過投影機的一個映射,營造出天幕(巨型投影屏幕)的這么一個效果,但是天幕實際上更多的考慮是要營造氛圍,一定是在暗場的情況下,結合我們新增的這一圈環(huán)屏,包括兩側的端屏,再包括賽時我們在場地會有一個臨時的冰面上投影的這么一個效果,這樣的話會有一個天地兩側三位一體,或者說多位一體這樣一個融合的感受的體驗。
【解說】北京冬奧會賽事期間,首都體育館將承辦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項目。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兩項比賽場地的轉換,在首都體育館的改造提升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花費了很多心思。
【同期】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基建辦副主任 王葉
花樣(滑冰)相對來講冰溫要高一些、冰面會厚一些,短道(速滑)肯定要硬一些、薄一些。兩個項目甚至隔天就要進行轉場,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呢,我們在冰面的厚度上實際上就讓它統(tǒng)一起來,比如都做成5公分厚,但是通過冰溫的調整,來達到短道和花樣對于冰面軟硬不同的要求。
【解說】除了競賽區(qū)域的提升變化,在首都體育館改擴建工程中工作人員還對場館內很多功能設施做了更科學合理的改造。
【同期】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基建辦副主任 王葉
也是希望觀眾可以覺得“老首體新變化”,不一樣了,會有這樣的感受,因為實際上我們還是做了很多細節(jié)上很貼心的想法。比如說(衛(wèi)生間),實際上首體之前運行的幾十年時間里邊,比如說男女衛(wèi)生間的比例(不合理),可能以前女性觀眾總在排大隊,這次我們在男女衛(wèi)生間的比例做了個調整,就是做了一定的傾斜,這樣的話我覺得女性觀眾會有一個比較好的體驗。
【解說】為了體現(xiàn)“人文奧運”的理念,場館在無障礙設施上做足了功夫。王葉向記者回憶,首都體育館最初的無障礙設施在經過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殘聯(lián)等單位幾輪的審批后,都滿足規(guī)范。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專門請殘疾人來進行了體驗。
【同期】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基建辦副主任 王葉
那位殘疾人他其實是為了后面廣大殘疾人做了一個非常好的事先的體驗,然后通過這次體驗,讓我們無障礙的設施又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實際上我們之前的設施都是滿足規(guī)范的,但是滿足規(guī)范,作為殘疾人使用來講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因為每個場館實際上無障礙的部分都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那,當時他給我們提了很多意見,然后我們后來修改之后(有了提升)。
【解說】據(jù)悉,改造后的首都體育館,除保障冬奧會賽事需求外,賽后還可承接各項國際、國內高水平的冰上項目,同時與夏季比賽項目實現(xiàn)切換。
記者徐朋朋 邢翀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