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視頻—正文 分享
永樂宮特展揭全真教往事 成吉思汗頒發(fā)文書首露面
2021年07月12日 17: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聲明:中新視頻版權屬中新社所有,未經書面許可的使用行為,本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解說】成吉思汗頒發(fā)給全真教掌教丘處機的文書、永樂宮三清殿屋檐頂端的琉璃構件、藏于永樂宮重陽殿鴟吻內的《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近日,這些神秘而珍貴的文物首次展出。

  在山西博物院舉辦的“觀妙入真——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中,兩件名為“公據”的紙質文書尤為珍貴。一件是成吉思汗頒發(fā)給全真教掌教丘處機的文書,其大致意思為要豁免全真教的稅賦。公元1220年,73歲的丘處機接受成吉思汗邀請,率領十八名弟子從山東出發(fā),西行萬里覲見成吉思汗,并多次為其講道,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

  【同期】策展人 安海

  它的意義非常重大,第一它反映了丘處機西行覲見成吉思汗以后,全真教獲得了朝廷的重要支持,免除了它所有的稅收,從而并且允許它廣泛招納弟子,所以全真教才在元代早期和中期有了迅速發(fā)展。第二我們也可以看到宗教是為政治來服務的,因為在公據當中明文寫著,希望持有公據的人能夠為皇帝皇后太子等去祝福延壽。

  【解說】在籌備展覽期間,工作人員在庫房發(fā)現一幅卷軸,內文是《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這是《正統道藏》的開篇經書。之后該件經文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隨即送入南京博物館修復。這部經文從裝裱方式到撰寫方式都非常特別,有可能早于元代,其意義重大。

  【同期】策展人 安海

  當時它是卷軸裝的,卷軸的原木棒上就寫著“1961年它發(fā)現于重陽殿鴟吻當中”,但是一直當做紙質資料保存至今。那么從這件文物來說的話,首先是經文比較早,版本比較早,其次的話它是和永樂宮相關的重要文物。

  【解說】除這些首次露面的珍貴文物外,數字化也讓永樂宮享譽世界的壁畫得以重現。展覽通過3D打印技術,再現了永樂宮三清殿東、西兩幅壁畫,其規(guī)模和形制與實物一般。此外,民眾還可借助移動數字技術,在壁畫中尋找各類圖案,最終呈現出一幅動態(tài)的朝元圖。

  【同期】策展人 安海

  我們使用了多種展陳技術來詮釋永樂宮的藝術價值,比如說我們在展覽當中使用了數字修復,提取圖紙文案,提供給觀眾們作為打卡的空間。再其次在我背后,我們使用了數字修復以及高清掃描并且制作動畫的方式,把永樂宮兩幅具有豐富內涵的壁畫制成了動畫的形式,展現給觀眾。

  【解說】永樂宮始建于元定宗二年(124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宮觀,與北京白云觀、陜西戶縣重陽宮并稱全真教“三大祖庭”。其中,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的壁畫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道教壁畫,素有“東方藝術畫廊”之稱。

  記者 王惠琳 山西太原報道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