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特別提示!警惕承諾年收益率超6%的投資
2021年10月14日 16: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13日,北京二中院介紹老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情況。彭寧鈴 攝
13日,北京二中院介紹老年人權益保護案件情況。彭寧鈴 攝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4日電(彭寧鈴)養(yǎng)老保險、老年人投資經營、遺囑繼承……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全社會一直關心的話題。

  在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來臨前夕,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發(fā)布會,介紹老年人權益保護相關案件情況,呼吁老年人鑄好自身權益防護“鎧甲”。

  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安

  會上,二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畢東麗首先介紹了該院養(yǎng)老保險行政訴訟案件審理情況。

  據了解,2018年至2021年9月期間,二中院共審結養(yǎng)老保險類行政案件54件,包括因不服養(yǎng)老保險待遇核準結果引發(fā)訴訟的25件案件和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履行養(yǎng)老保險相關職責引發(fā)的29件訴訟案件。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相關政策持續(xù)推陳出新,法院受理了大量養(yǎng)老保險行政案件,案件還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新特點。

  畢冬麗指出,近四成實體判決案件涉及視同繳費年限計算、案件所涉基礎事實查證困難、案件政策性強,涉及一般規(guī)范性文件多是案件的總體特點。

  就案件所涉基礎事實查證困難,畢冬麗提示,公民個人應增強個人檔案材料留存意識。

  “個人原始檔案中有部分材料需要公民個人填寫或者向有關單位申請開具,對于此類資料,公民個人應及時辦理并主動向檔案保存單位提供!

  此外,原始檔案材料缺失影響?zhàn)B老保險待遇核準,個人應當注意保存能夠證明缺失工作經歷的原始記錄、調令、工資表等客觀證據材料,并主動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人民法院提交。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有異議的,及時尋求救濟。

資料圖:2020年度“孝老敬親一路相伴”重陽節(jié)主題普法活動在北京朝陽公園舉辦。北京市老齡協(xié)會供圖

  老年人,別輕信“天上掉餡餅”!

  北京市二中院副院長廖春迎還在會上通報了該院審理的涉老年人投資經營糾紛案件情況。

  據悉,2018年以來,二中院受理的老年人投資經營糾紛案件數量每年均超過10件,標的額多在20萬元以上。

  廖春迎表示,糾紛產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投資經營偏好高收益,專業(yè)知識不足及風險防范能力不足。

  “相關糾紛中被告方承諾的年收益均在8%以上,個別案件中承諾的年收益甚至超過24%!绷未河f,通常來說,承諾超過每年6%的收益率的投資就應當保持警惕,即便前期收益較穩(wěn)定,仍需要持續(xù)關注。

  二中院特別提示老年人,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類型的投資項目,拒絕業(yè)務員關于“返利”等可能使財產有去無回的推銷。

  此外,要選擇合法正規(guī)的機構進行投資,不輕信朋友、鄰居的推薦,不盲目涉足不了解的投資領域。對包含“高價回購”、“溢價回購”等內容的推薦項目保持高度警惕,注意打感情牌、噓寒問暖等慣用手段。(完)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