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對話香港短道速滑隊主帥孫丹丹:冰雪運動如何在香港生根?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于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在熱帶國家和地區(qū)開展冰雪運動頗具難度。但冬季運動的魅力,并不會因地域限制而消退!叭绻愀塾袑I(yè)冰場,會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冬季運動中”,短道速滑名將孫丹丹對此深信不疑。
作為長野、鹽湖城兩屆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銀牌獲得者,退役后的孫丹丹拾起教鞭。她目前是香港短道隊主帥,正帶隊備戰(zhàn)北京冬奧會。
就如何在熱帶國家和地區(qū)推廣冰雪運動以及中國教練“走出去”等話題,中新網記者與孫丹丹展開對話。孫丹丹認為,中國教練員赴外任教能帶動世界短道速滑的進步。她同時表示,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幫助熱帶國家和地區(qū)推廣冬季運動。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體育:你曾幫助中國短道速滑隊4次獲得世錦賽女子3000米接力冠軍,并在冬奧會收獲2枚銀牌。從專業(yè)視角觀察,目前世界短道速滑呈現何種格局,未來有怎樣的發(fā)展趨勢?
孫丹丹:受疫情影響,我有兩個賽季沒有帶隊參加短道速滑世界比賽。本賽季的四站世界杯賽有一明顯特點,即很多歐洲國家運動員在競技層面有上升趨勢。未來,短道速滑項目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資料圖:圖為孫丹丹(右一)在訓練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歐美選手相比,亞洲選手更多屬于技術型。由于歐美運動員自身能力出眾,所以我們從訓練方法、訓練理念上都需要有全新認知,有針對性地加強日常訓練。
我從其他在國外執(zhí)教的中國教練那里了解過情況。疫情期間,很多歐洲隊伍一起訓練,他們集體被封閉在訓練中心里。這種模式也幫助了一些國家的選手,是歐洲運動員近期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中新體育:疫情為備戰(zhàn)增添了難度,在此期間隊伍是如何克服困難的?本次北京冬奧會將實行閉環(huán)管理,是否對此已有預案?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孫丹丹:對中國香港隊而言,備戰(zhàn)十分困難。由于沒有標準的短道速滑場地,所以在2020年10月前,隊伍基本沒有冰上訓練。經香港特區(qū)政府、香港體育學院溝通協(xié)調后,隊伍在香港體育學院內保持了陸地體能訓練。
此次備戰(zhàn)世界杯之前,我們只進行了短暫的冰上恢復訓練,確實非常不容易。
關于冬奧會期間的閉環(huán)管理,我們已經習慣這種方式。也包括日常體溫監(jiān)測、每日健康報告等措施在內,過去一段時間里,隊伍一直是在封閉的情況下進行訓練。
其實對于運動員而言,心理負擔與壓力很大,此前大家并沒有長期在封閉情況下訓練和生活的經歷。為此,我們給運動員配備了心理咨詢輔導,定期進行。
中新體育:從新加坡到香港,你從2012年起便在外執(zhí)教。這與你此前的執(zhí)教經歷有何不同?
孫丹丹:最明顯的不同是在配備上,工作場地、訓練環(huán)境都有很大差異。
內地有完善的訓練團隊,出色的訓練場館,熱帶國家和地區(qū)在這方面差距很大。香港現在缺少標準冰場,新加坡雖然有標準冰場,但訓練體系并不完善。盡管如此,當地仍有很多人喜歡冬季運動。
我選擇去香港執(zhí)教,是因為以前有很多香港運動員到長春訓練,因此對他們的狀況比較了解。他們對冬季運動的熱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想靠自己的能力,幫助冬季運動在熱帶地區(qū)推廣。
中新體育:熱帶地區(qū)沒冰沒雪,香港當地青少年是如何認識并接觸冰雪運動的?你認為怎樣才能帶動更多當地人參與冰雪運動,挑戰(zhàn)和機遇都有哪些?
孫丹丹:受氣候與自然環(huán)境影響,當地青少年對于冰其實有著獨特的感情。香港有很多商業(yè)冰場,不過面積很小。許多小朋友雖然會利用假期去國外滑雪,但之前他們缺乏專業(yè)教練的引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我去到香港后,開始引導青少年從事專業(yè)訓練。最初,很多運動員不知道什么是奧運會。他們只覺得這像游戲一樣,能在冰上玩耍。之后,我慢慢讓更多人了解冰上運動并參與進來。
包括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在內,許多冬季項目在香港都屬于精英運動。有香港體育學院作為后盾,我們在日常訓練中得到了很多專業(yè)服務。中國滑冰協(xié)會在培訓教練及運動員方面對我們施以援手,中國隊也提供了許多幫助。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香港滑冰聯盟致力于梯隊建設,現在我們從事短道速滑的專業(yè)運動員有10人。在香港,其實參與冬季運動的人并不少,但由于沒有專業(yè)冰場,家長會猶豫是否讓孩子接受專業(yè)訓練,因為未來存在太多未知數。
如果滑冰項目想在香港取得更好發(fā)展,一個標準冰場必不可少,這樣孩子就可以兼顧學業(yè)和訓練。
香港有很多專業(yè)運動員,在十幾歲的年紀就到內地長期集訓,利用業(yè)余時間上網課。遠離家人,所有生活都要自己打理,家長不免也會擔心。長此以往,其實也限制了這項運動的發(fā)展。如果在香港有標準冰場,許多問題可迎刃而解,也會有更多人參與其中。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新體育:你們在其他協(xié)會執(zhí)教時,是否會和內地短道界進行交流?中國短道速滑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請進來,走出去”對世界短道速滑運動發(fā)展有何影響?未來是否會增強內地和香港運動員之間的聯動?
孫丹丹:確實會和國內短道界進行交流,比如匈牙利隊的張晶指導。在疫情前,她成為中國青少年代表隊教練顧問,有很多運動員也去匈牙利進行交流訓練。本次世界杯分站賽,日本站和歐洲站之間相差約20天時間,中國隊和中國香港隊都選擇去匈牙利訓練備戰(zhàn),以最好的狀態(tài)參加世界杯。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中國教練“走出去”,這對世界短道速滑的發(fā)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包括俄羅斯隊、波蘭隊、匈牙利隊,這些國家在中國教練的帶領下都有所提高。
現在的世界格局也需要我們更多教練“走出去”,了解國外先進訓練理念,融合到自己的訓練方法中,這對整個項目發(fā)展很有益處。
香港與內地運動員的聯動也在推進中。此前東莞舉辦了幾次亞洲賽事,這帶動了大灣區(qū)冰雪運動的發(fā)展。疫情前,我們周末會到東莞市的標準短道速滑場地進行訓練,并和當地運動員交流。日常訓練中,我們會請內地高水平選手來做領滑員。
中新體育:冬奧會在即,北京將成為世界首座“雙奧之城”。你認為這次冰雪盛會將為北京留下哪些寶貴財富?
孫丹丹:“雙奧之城”證明了北京在國際上的巨大影響力,也展現了我們國家強大的綜合實力。以冬奧會為契機,將有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群眾基礎得以進一步擴大。
圖為孫丹丹在比賽中。圖片來源:圖片來源:Osports全體育圖片社
我記得中國短道速滑國家隊剛成立時,不少人完全不知道短道速滑是何項目,F在哪怕做陸地訓練,也會因姿勢而被認出是滑冰從業(yè)者。通過冬奧會的宣傳,已經有更多人開始了解冬季項目。
現在從事冬季項目的青少年越來越多,甚至包括兒童、幼童。據我了解,東三省有很多小朋友從三歲起就開始滑冰。北京冬奧會后,又將增加許多專業(yè)場館。這對未來冰雪后備人才儲備大有裨益,也會推動冰雪產業(yè)向前發(fā)展。(作者 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