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4月2日消息(記者 姚皓)暴雨、清明風、氣象干旱……日前,海南省三防辦、省減災辦、省森防辦、省應急管理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廳、省農業(yè)農村廳、省水務廳、省氣象局、省海洋監(jiān)測預報中心聯(lián)合開展4月自然災害風險研判。具體如下:
預測預報情況
(一)氣象災害風險:
一是暴雨。預計本島北部、東部的部分地區(qū)可能有小范圍暴雨影響,主要降水時段出現(xiàn)在上旬前中期、下旬后期。其中4月1~2日北部、中部和東部的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
二是清明風。預計受冷空氣影響,上旬前期本島北半部市縣可能出現(xiàn)輕度清明風天氣過程。其中4月1日~2日,本島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qū)將有明顯降溫降雨天氣,北半部沿海陸地伴有6~7級大風,氣溫降幅較大,最低氣溫中部地區(qū)將降至10~12℃,其余地區(qū)13~17℃。
三是氣象干旱。預計4月本島各地降水偏少2~5成,本島西部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輕度氣象干旱。
四是高溫。預計4月我省西部內陸和北部內陸的局部地區(qū)可能會出現(xiàn)短暫的高溫(日最高氣溫高于35℃)天氣。
五是海上大風。預計4月1日~3日,北部灣海面、本島西部和東部海面、西沙和中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6~7級、陣風可達8~9級;瓊州海峽、本島南部海面、南沙群島附近海面陣風可達7級。4日~5日,本島東部海面、西沙和中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6~7級、陣風8級;北部灣海面、瓊州海峽、本島西部和南部海面、南沙群島附近海面陣風6~7級。
(二)海洋災害風險:
預計4月將出現(xiàn)4次主要風浪過程,影響時段主要是1~5日、9~14日、18~23日、26~27日。其中1~5日,受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巴士海峽、南海北部、中部和南部海域將出現(xiàn)2.5~5.0米的大到巨浪過程。其他時段主要出現(xiàn)1.5米~3.5米的中到大浪過程。
(三)森林火險:
4月1~4日、6~7日,三亞西部、中部和東北部,儋州中部和東部,澄邁南部,五指山北半部,陵水北部,屯昌西部,東方東北部和東部、南部和北部,樂東大部,定安西南部局地,昌江中部、北部、南部和東南半部,臨高南部,保亭東北部和南部,瓊中大部,白沙西部、南部和東北部局地部分時段的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為3級(可燃)。
(四)水旱災害風險:
截至3月28日,全省水庫蓄水量為55.34億立方米,占正常庫容65.6%,較多年同期偏多17.0%。但松濤水庫蓄水量18.24億立方米,較多年同期偏少6.5%;三亞、萬寧、屯昌、昌江、樂東等市縣今年以來連續(xù)3個月蓄水量較多年同期偏少,特別是昌江縣石碌水庫降低水位進行除險加固,全縣水庫蓄水量僅占正常庫容的48.0%,較多年同期偏少28.6%。
(五)地質災害風險:
預計降雨誘發(fā)地質災害風險性較小,但暴雨影響期間,仍需關注昌江縣小英山等風險點及其他因工程建設施工、礦山開采等活動引發(f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fā)地質災害的風險。
綜合風險分析情況
(一)受冷空氣影響,海南省將出現(xiàn)“清明風”、強降雨、海上大風、海浪等影響過程,會對農業(yè)生產、濱海旅游、漁船海上作業(yè)、瓊州海峽通航等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可能導致荔枝、芒果等落花落果以及抑制水稻生長、孕穗等,同時將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二)當前正值防火期,且燒香祭祀、燃燈慶祝等活動頻繁,需關注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的地區(qū)以及人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災風險,特別是西部地區(qū)的森林火災風險。
(三)4月全省各地降雨總體偏少,但部分時段、部分地區(qū)可能有小范圍暴雨影響,可能會對交通出行、清明祭祀活動、工程施工等造成不利影響?紤]到降雨和蓄水分布不均,蓄水量較多年同期偏少的市縣以及松濤灌區(qū)范圍內的市縣需提前做好春季農業(yè)用水計劃和保障。
(四)4月高溫、低溫天氣交替影響,部分時段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將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利影響,戶外工作及體弱人群可能會因天氣反復變化造成不適。
防范重點及建議
(一)防范“清明風”天氣。
一是利用覆蓋防風網、遮陽網、棚膜等方式,增強作物抵御低溫能力。二是噴施生長調節(jié)劑提高作物抵抗力。三是做好病害監(jiān)測,選擇低毒藥劑,控制病害發(fā)生。
(二)防范海上大風和海浪影響。
一是密切關注海上天氣預報,做好海上作業(yè)漁船的防御措施,特別是抗風等級較低的漁船盡量避開大風或大浪影響海域,必要時及時回港,確保安全。二是加強瓊州海峽的安全通航調度工作,及時發(fā)布航運和預警信息,引導過海車輛有序出行,合理疏導港口周邊道路交通。三是做好海上船舶的風險預告工作,及時向受影響海域的漁船、商船、客滾船發(fā)布預警提示信息。四是做好涉海旅游項目和設施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強海岸線巡查,及時勸導游客離開危險區(qū)域。五是及時加固水閘、海產養(yǎng)殖等濱海設施。
(三)防范局地暴雨。
一是各市縣密切關注降雨情況,做好防御準備,海口、瓊海、萬寧、文昌、定安、澄邁、瓊中、屯昌等市縣強化防汛應對措施,重點防范局地大暴雨。二是加強邁灣、天角潭、瓊西北供水、三亞西水中調、白沙西部供水等在建水利工程,昌江、樂東、萬寧、瓊海、儋州等市縣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以及其他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和防汛措施,做好暴雨期間工程建設形成的高陡邊坡、切破建房等突發(fā)地質災害的防范和處置措施。三是做好旅游景區(qū)景點的防范應對準備,強化游客的安全引導,全面排查旅游項目和設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暴雨或大暴雨影響期間,視情關閉涉高空、涉水等旅游項目。四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做好道路安全巡查和監(jiān)測,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提前落實低洼路段的防澇措施,加強交通疏導。
(四)防范森林火險。
一是做好森林火險監(jiān)測預警和防范,及時組織部署森林防滅火相關工作,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的地區(qū)強化火源管控。二是加強清明節(jié)前后的森林防火宣傳和重點區(qū)域林區(qū)的巡護、巡查。三是維護保養(yǎng)撲火裝備器材,做好應急準備。
(五)加強科學用水。
一是合理制定春季用水計劃,安排水庫合理放水,科學配置和利用水資源,特別是昌江縣根據(jù)石碌水庫的灌溉用水保障情況,提前做好保供水計劃。二是加強節(jié)約用水宣傳,增強群眾節(jié)水護水意識,做好農作物旱情動態(tài)監(jiān)測,推廣高效節(jié)水灌溉技術,旱地推廣節(jié)水抗旱稻、水陸兩用稻等節(jié)水抗旱作物。三是蓄水較少的市縣要在確保水庫安全情況下,強化水庫科學調度,適時采取人工降雨措施,增加水庫蓄水。
(六)強化疾病防治宣傳和防暑降溫工作。
加強健康宣傳,科學引導戶外活動人員和老、弱、兒童、病人注意適當增添衣物,預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高溫期間,注意做好戶外防疫等工作人員的防暑降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