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積分”撬動鄉(xiāng)村大治理
■ 本報記者 李夢瑤
7月3日中午,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zhèn)山竹溝村村民韋秋麗陪母親過生日時,一家人拍了張大合照。
“2分!”當她順手將照片上傳至該縣鄉(xiāng)村治理應用系統(tǒng)后,自家的積分賬戶里很快多了一筆“進賬”,積分緣由為“孝順父母”!半m說我們并不是沖著積分才孝順父母,但積分榜大伙兒都看得到,誰都想得個好名次!表f秋麗說。
不僅是村民,就連村“兩委”干部也“計較”自己在積分榜上的排名。
“過去每個人到底干了多少活,沒人說得清,可如今不同了!睅滋烨埃街駵洗逦瘯敝魅侮懼桥d替村民跑腿申請了低保,這項工作將給他的戶頭添上5分,“誰干的活多,誰干的活少,通過積分一目了然!
這種將村規(guī)民約與具體村務進行賦值量化的方式,被稱為積分制。過去,它常被用于激發(fā)村民參與鄉(xiāng)村治理的積極性。但鄉(xiāng)村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隱疾”,使得這套方式無法照搬至村“兩委”干部身上。
譬如前段時間,山竹溝村委會辦公室里的一臺打印機壞了,大伙兒討論半天也不知道該找誰解決,最后只能將問題丟給了村支書。
“事很小,卻折射出村級事務權責不清、管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鄙街駵洗逯戇\強直言,很多時候,上級部門交辦的任務也是不知道該由誰負責,只能隨機攤派,“各種事情堆積起來千頭萬緒,更不用說將這團‘亂麻’量化為一個個積分進行考核!
陸運強的感受,也是昌江鄉(xiāng)村振興局局長林克愛一直在思索的問題。直到中央、省委相繼發(fā)文提出“在鄉(xiāng)村治理中推廣運用積分制和清單制”,這讓她頓時萌生出一個念頭:是否可以將清單制與積分制結合?
今年2月,昌江啟動前期調研摸底工作,同時招募第三方技術團隊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圍繞清單編制工作,該縣很快掀起一場關于鄉(xiāng)村治理的大研討、大梳理活動——
一方面,縣級職能部門、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村“兩委”將需由村級組織協(xié)助和承擔的具體事務細化為清單并賦予分值,同時編制規(guī)范職權運行“流程圖”;另一方面,充分征詢村民意見,由各家各戶投票決定哪些行為應該被納入村民行為清單,又該如何積分。
“這項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單靠我們一個部門遠遠不夠!绷挚藧壅f,正是在昌江縣委、縣政府的全力推動下,該縣多部門合力,很快構建起“4E+4N清單積分制”的鄉(xiāng)村治理體系,并于6月底在石碌鎮(zhèn)山竹溝村、叉河鎮(zhèn)紅陽村鎮(zhèn)展開試點。
4E,包括公共服務清單、鄉(xiāng)村發(fā)展清單、黨建引領清單、村民行為清單、E類動態(tài)清單,不僅基本涵蓋村“兩委”干部“該干”和“協(xié)辦”事項,也結合鄉(xiāng)風文明“七個倡導”活動對村民言行進行了清單量化;4N即對村級事務逐項按“責、權、事、費”四個要素進行解構,確!皺嚯S責走”“費隨事轉”。
陸智興梳理清單后發(fā)現(xiàn),自己一共需承擔13項事務!懊恳豁検聞盏木唧w內容、經費來源清清楚楚,我們只需照單履職即可!痹谒磥恚逻是那些事,人還是那些人,但厘清權責、規(guī)范流程后,一下子感覺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不僅村“兩委”干部嘗到了“4E+4N清單積分制”的甜頭,這段時間,山竹溝村村民們討論得最多的,也是這一制度。
“系統(tǒng)用起來很方便,總忍不住打開看看,誰家排在了第一!睅滋烨,山竹溝村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得知參與即可每人獲得10個積分后,村民陸文華果斷拉上了一家老小6口人齊上陣,“原本覺得這些活動可去可不去,但如今情不自禁地就想多參加活動賺積分、爭排名!
村民賺來的積分,可以兌換各類生活用品及生活服務;村“兩委”干部與村民小組長的積分與評先評模掛鉤;上述兩者的積分總和則構成村集體積分,用于兌換各類政府政策激勵。
“這樣一來,‘家里事’變成了‘村里事’,‘村里事’也關系到各家各戶的切身利益。”昌江清單積分制工作組相關負責人周海嬌注意到,試點不到10天,2個試點村莊已經出現(xiàn)爭積分、比著干,作貢獻、搶著干的可喜局面。
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4E+4N清單積分制”將于7月中下旬在昌江全面鋪開。
這一創(chuàng)新制度也引起其他市縣的關注與學習。7月6日一大早,一支來自三亞的考察小組便趕到了山竹溝村,“揪”住村“兩委”干部問長問短學經驗。
“這是對鄉(xiāng)村治理模式的一次新嘗試,值得鼓勵。”在省鄉(xiāng)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看來,昌江創(chuàng)新推出的“4E+4N清單積分制”為鄉(xiāng)村治理提供了科學的履責考評抓手,“我們也期待其他市縣在推廣運用積分制和清單制時,能繼續(xù)在探索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破題!(本報石碌7月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