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多類志愿服務并行,助力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
一抹“志愿紅”溫暖一座城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文明,是城市發(fā)展的靈魂。
當前,文昌市大力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志愿服務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在這里,一場場理論宣講傳遞出堅實黨音;在這里,公職人員身著志愿者的紅馬甲,利用工作之余開展志愿服務為民解憂;在這里,廣泛開展的各類志愿活動,傳遞出城市的溫度。
一抹“志愿紅”,溫暖一座城。近年來,文昌以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tài)化發(fā)展為思路,廣泛開展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擴大志愿服務活動感染力和影響力,全面助力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截至目前,文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管理平臺注冊志愿者約4.6萬名,注冊志愿服務組織383個,累計志愿服務總時長124萬余小時。
著眼凝心鑄魂,加強理論學習
“理論學習常學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收獲,也更好地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苯,在一場由文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理論學習會上,該局工作人員謝鵬學完之后收獲滿滿。密密麻麻的筆記中,既有講師宣講的學習要點,又有他學習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不少現(xiàn)場學員也紛紛表示,宣講活動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對做好下一步工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理論宣講不僅是推動我們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徑,也是為黨員干部‘充電蓄能’,不斷提升能力素質(zhì)的有效舉措!蔽牟兄驹阜⻊罩笇е行母敝魅侮愝x學介紹,當前文昌正在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該市將“創(chuàng)文”工作和理論學習相結(jié)合,不斷創(chuàng)新理論宣講形式,在全市掀起理論學習的熱潮。
今年以來,文昌已經(jīng)開展各類宣講活動300多場。陳輝學說,為了讓理論學習取得更好效果,文昌切實發(fā)揮市委理論骨干宣講團、理論宣講文藝志愿服務隊、青年思政講師團、巾幗宣講團作用,充分利用市委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農(nóng)家書屋等陣地開展志愿宣講服務,通過創(chuàng)新載體和形式,全面提升理論宣講的時度效,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入人心,凝心鑄魂。
亮出志愿者“第二身份”,公職人員靠前服務
文昌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員云文是文昌市椰鄉(xiāng)廣場和市民健身活動中心圖書館驛站的常客。徜徉于書海之中的她,身上印有“志愿者”字樣的紅色馬甲格外亮眼——工作之余,云文不僅喜歡來讀書,更在這里參加志愿活動服務市民。
“在圖書驛站主要是幫市民群眾找書籍,打掃這里的衛(wèi)生,有些小朋友來看書,他們有不懂的字也會幫忙解讀。”云文說,這是文昌市開展的公職人員志愿者服務“第二身份”工作,“作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員,我們也是利用空閑時間,來為文昌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不僅是在圖書館,文昌公職人員志愿者活躍在諸多場所。他們積極參與六水共治、沙灘清潔、交通安全宣講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公職人員志愿者“第二身份”工作走深走實。
當前我省正在推動公職人員志愿者“第二身份”試點工作,文昌市是試點之一。為了將理論學習轉(zhuǎn)化為實際成果,更好地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志愿精神,文昌充分發(fā)揮公職人員職能優(yōu)勢、行業(yè)特點和示范引領作用。
在這里,廣大公職人員亮出志愿者“第二身份”,利用空閑時間深入小區(qū)、走上街頭、下沉一線開展環(huán)境整治、維護交通秩序等志愿服務活動,促進公職人員職責與公益事業(yè)的融合,并借此發(fā)揮公職人員在志愿服務中的示范作用,進一步帶動全社會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營造“人人關心志愿活動、人人參與志愿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
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提升城市影響力
“居住在文昌,我們很有幸福感,這里街道干凈環(huán)境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經(jīng)常有志愿者到小區(qū)開展義務勞動,幫助我們解決困難,讓我們非常感動!泵磕10月,“候鳥”老人吳玉梅都會如約來到文昌。小區(qū)里常開展的義診、清潔衛(wèi)生等志愿服務,讓她感受到了志愿者帶來的溫暖。
而在文城鎮(zhèn)新風社區(qū),文昌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組織志愿者開展的“關愛空巢老人 傳遞濃心溫情”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讓空巢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在文城鎮(zhèn)南海村地頭,志愿者開展農(nóng)膜回收志愿服務活動,降低農(nóng)膜殘留污染,為綠色農(nóng)業(yè)發(fā)展提供堅實保障……
“志愿者的身影無處不在,志愿服務的溫暖不斷延伸擴散!标愝x學說,當前文昌正打造升級一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和示范點,不斷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做到群眾在哪里,志愿服務就開展到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陳輝學說,近幾年來,文昌組織策劃了一批接地氣、叫得響、貼近群眾需求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深入人心,蔚然成風,同時也提升了城市影響力。其中,“點亮航天夢想”科普志愿服務項目榮獲2022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022年度文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年中、年終考核評估均被評定為優(yōu)秀等次。
(本報文城10月1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