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5月20日訊(記者龍易強)“快看,一只白頭鵯站在生態(tài)塘對面的樹枝上!薄八林虚g那棵樹是玉蕊,是典型的半紅樹植物。”5月18日下午,海口市長流中學的學生走進?谖逶春訃覞竦毓珗@,跟隨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導賞老師的指引,在大自然里追尋飛鳥的蹤跡,學習濕地知識。
當天下午4點半,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生態(tài)塘邊鳥聲不絕。聽到鳥叫聲,大家紛紛舉起手中的望遠鏡觀察:一只翹著長長尾巴的純色山鷦鶯捕食歸來,隱入水邊斑茅里;兩只栗葦鳽縮著脖子藏身于茂密的草叢中,機警地觀察周圍的動靜;長著一身雪白羽毛的白鷺,伸著長長的脖子從水面飛過……除了飛鳥,導賞老師還帶領大家認識了玉蕊、邢氏水蕨、水菜花等濕地植物。
“這是我第一次在戶外觀鳥,認識了不少鳥類,非常有趣!蓖跛尖瑢W告訴記者,當導賞老師介紹各種動植物的時候,她除了觀察它們的特點,還會思考它們生長的環(huán)境,把它們當作“新朋友”一樣去了解,“以后我會更加關注濕地,努力保護好這些濕地精靈的家園!
“通過觀鳥等戶外活動,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了解自然,激發(fā)他們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焙?谑虚L流中學帶隊老師李秀芳介紹,長流中學是?谑惺着粐H濕地(濕地學校網(wǎng)絡委員會)授予“濕地學!狈Q號的學校之一。近年來,學校將濕地知識與生物、地理課程等相結(jié)合,開發(fā)本校特色濕地課程,通過課堂與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定期開展講座、觀鳥等活動,加強濕地自然文化宣傳,在學校營造了濃厚的濕地保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