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儋州—正文
分享到:
旱地→水田!儋州這個項目火熱建設中
2024年06月03日 17:34 來源:這里是儋州微信公眾號

  近日,在儋州市大成鎮(zhèn)可溝村2024年標準農田建設(旱改水)項目區(qū),一眼望不到邊的施工現(xiàn)場,到處是機器轟鳴,挖掘機、推土機在土地上、溝壑中忙碌著。誰曾想到,一個月前還是雜草、雜樹漫無邊際生長著的撂荒地竟是當前熱火朝天的項目基地。

  “旱改水”是耕地提質改造的重要一環(huán),在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增強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自去年以來,可溝村積極推動農業(yè)生產升級,以實施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建設為抓手,整合近500畝土地,全力改善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提高耕地質量等級,為旱地換上“新裝”。

  今年1月,可溝村“旱改水”項目開始進場施工建設,計劃今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總投資預計4120萬元。項目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河溝兩岸修正和鋪種大葉油草等,涉及英塘村、可溝村、阜越村、可帶老村、可帶新村等5個自然村的3個地塊500畝土地。

  可溝村地勢條件復雜,各村田塊土壤情況不同。大成鎮(zhèn)與駐村工作隊、可溝村委會提早謀劃、搶先部署,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在推進項目過程中,工作專班一方面深入田間地頭,摸清田塊的不同地理位置和土地性質,對每塊土地走勢、水源引用等進行全方位了解。另一方面,走訪入戶調研,聽取當?shù)厝罕姷囊庖,采取適宜改造方式,全力以赴實現(xiàn)“路相連、渠相通、澇能排、旱能灌”目標。

  “我們將通過‘旱改水’項目建成高標準農田,改善土壤環(huán)境,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提升土地的耕作質量,讓村民既有土地流轉收入,又能實現(xiàn)就近就地就業(yè)增加收入,讓500畝‘旱改水‘項目早日改出致富好光景!笨蓽洗妩h支部書記李欽亮說。

  來源:這里是儋州微信公眾號

  記者:林曉云 通訊員:宋文健

編輯:陳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