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機器轟鳴聲,粉碎還田機來回穿梭,一片綠色的田菁被粉碎在田間,隨后旋耕機將其翻壓到土里去,為土地注入了“肥力”。如今,在南繁季節(jié)過后的“空檔期”,這樣的忙碌場景經常出現在三亞南繁基地里。
田菁是一種非常適合海南夏季種植的綠肥品種,可充分利用6-9月土地休耕期種植,待其生長到一定時間后翻壓還田,可補充土壤有機質含量。“南繁耕地的復種指數很高,連年耕種容易透支地力,如果透支的地力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地力將持續(xù)衰竭,南繁育種工作會面臨極大的挑戰(zhàn)!焙D鲜⊥寥婪柿峡傉菊鹃L蒙賾表示。
要想種得好,先把地養(yǎng)肥。推廣綠肥是我省推進耕地地力提升,助力南繁育種工作的重要舉措。為了提升南繁土壤地力,我省充分利用土壤肥料專家隊伍組建了南繁地力提升專家團隊,針對南繁保護區(qū)耕地存在的土壤酸化、板結、有機質低等問題提出綜合解決方案!澳壳拔覀冋谌齺喣戏逼瑓^(qū)主推的‘調理劑+綠肥種植’技術,是一項低成本提高耕地地力的技術,后續(xù)將探索更多針對不同區(qū)域、不同障礙土壤的南繁地力提升技術,形成綜合解決方案全面指導南繁保護區(qū)!泵少懻f。
2023年,海南省土壤肥料總站與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專家合作,對適宜南繁區(qū)域的綠肥品種及配套技術進行了試驗,形成了不同綠肥品種的栽培技術,現正在南繁生物育種專區(qū)進行推廣。
三亞市農業(yè)農村局組織專家隊伍根據其輪作制度,探索 “南繁育種+水稻+綠肥”“瓜菜+制種+綠肥”“瓜菜+水稻+綠肥”“瓜菜+瓜菜+綠肥”等多種輪作模式,充分利用輪作空閑時間,種植填閑綠肥,既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又可以減少化肥的用量,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恢復該地區(qū)的生物多樣性,一舉多得。
“種植綠肥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最經濟實惠的辦法!比齺喪修r業(yè)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兩年試驗發(fā)現,相比沒有種植田菁的田地,使用該技術可使冬季農作物產量提高10%以上。而且,與傳統(tǒng)增施有機肥相比,種植田菁的成本要低得多。
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教授、農業(yè)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組成員阮云澤認為,除了種植綠肥和施用有機肥,還要立足于把本地的有機廢棄物資源,比如秸稈、畜禽糞便等循環(huán)利用起來,一方面解決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另一方面解決地力提升的有機肥供應不足的問題。
據了解,我省還編制了南繁硅谷-南繁土壤地力提升項目可研報告,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擬通過三年時間對三亞、樂東、陵水的26.8萬畝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進行改造提升。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結合水旱輪作、輪作休耕等種植制度,統(tǒng)籌制定農藝、化學、生物與工程措施,提升土壤pH值和耕地土壤肥力。通過深耕深松、施用土壤調理劑、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增肥減酸措施,全面提升耕地質量,服務南繁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本版撰文/木嘉 詹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