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海南新聞專題—正文
分享到:
美國青少年海南行:“我還想再來”
2025年06月19日 14: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海口6月19日電 題:美國青少年海南行:“我還想再來”

  中新網記者 張茜翼

  “我們喜歡中國,喜歡海南。”站在?隍T樓老街的霓虹燈下,19歲的美國青年埃琳娜(Elena Parker)舉起手機,拍下南洋風情建筑和市井風貌,向遠在美國的親友展示海南。“這里每個人都熱情友好,我還想再來!

  6月19日,參加2025年第二屆中美(海南)青少年交流活動的66名美國師生結束為期6天的海南之行,啟程赴重慶、成都等地繼續(xù)參訪。這場以“共筑友誼,同享未來”為主題的交流活動,讓美國師生與海南學子共同開啟一場青春對話。

6月18日晚,參加2025年第二屆中美(海南)青少年交流活動的美國師生到訪?隍T樓老街。中新網記者 駱云飛 攝

  從忐忑到熱愛:中國初體驗

  “去年第一次帶學生來時,他們對中國充滿好奇;這次再來,他們主動在社交媒體‘直播’見聞!甭妹乐形慕處燅T蓮已是第二次帶隊來中國。她發(fā)現(xiàn),美國學生從最初的拘謹?shù)饺缃竦淖孕呕,變化令人驚喜。

  在?谏礁吒呒墝嶒炛袑W的“中式游園會”上,中美青年圍坐一桌包粽子,寫毛筆字。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生埃琳娜手握毛筆,寫下“友誼”二字,獲得海南學子的一片掌聲!斑@比美術課還有趣!”她笑著說,“我要把這張字帶回家”。

6月17日,參加2025年第二屆中美(海南)青少年交流活動的美國師生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qū)跳起竹竿舞!(海口山高高級實驗中學 供圖)

  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的獅虎獸,引得美國學生驚呼連連;海南省非遺展示中心的黎族樹皮布制作技藝,讓他們感嘆“原來傳統(tǒng)工藝可以這么有創(chuàng)意”;國潮城的漢服換裝體驗,更讓美國青少年不亦樂乎,埃琳娜甚至學會了用中文說“云想衣裳花想容”。

  從熱帶雨林到黎族村寨,從非遺工坊到海灘沖浪,中美青年在互動中加深了解,結交友誼。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qū),來自猶他大學的白艾可(Matthew White)被眼前鮮活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

  “課本里的內容就在眼前!”白艾可用手機記錄下黎族阿婆織黎錦,黎族青年表演打柴舞、吹奏鼻簫的精彩畫面!斑@些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展示,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具體。”

  “我最喜歡和當?shù)厝擞弥形慕涣,他們會驚訝地說‘天啊,他會說中文’,然后熱情地和我聊天,想了解我更多!卑装烧f,自己特別喜歡通過這種方式結識新朋友,了解當?shù)匚幕腿粘I,“這正是我愛上中國的原因”。

  溫情互動:“最動人的不是風景,而是人”

  在萬寧日月灣,白艾可體驗了人生中的首次沖浪!霸讵q他州看不到海,這里的浪花比想象中更熱情!”他告訴中新網記者,與當?shù)貨_浪愛好者的交流無需太多語言,一個手勢、一次擊掌就能成為朋友。

6月18日,參加2025年第二屆中美(海南)青少年交流活動的美國青年在海南日月灣學習沖浪!(海口山高高級實驗中學 供圖)

  這種溫暖的人際互動在?隍T樓老街的市集里繼續(xù)上演,討價還價成了最好的語言實踐課!敖ㄖ裥聤W爾良,但人情味更濃。”白艾可對市井煙火氣著迷,“去年買的椰雕紀念品頗受親友喜愛,這次專門騰空行李箱采購海南特產”。

  三色飯、清補涼、文昌雞……埃琳娜對海南美食“一見鐘情”,她的手機里存了數(shù)十張美食照片。從特色美食到濃厚的人情味,點點滴滴的體驗在美國青少年心中描繪出一個真實、立體、熱情的中國形象。

  “最動人的不是風景,而是人。”中國人的友善,讓美國學生家長丹妮絲(Denise Carroll White)倍感溫暖!爸袊鴵碛胸S富燦爛的文化,我絕對會推薦朋友來中國看看!

  青春之約:“為了更好地再見”

  馮蓮在美國教中文已有13年。她回憶道,去年首屆交流活動后,中美學生通過微信保持聯(lián)系;分別時,不少孩子淚灑當場。“多位去年參加過活動的美國學生,今年還主動報名,并帶動數(shù)十名新成員加入。”

  這場跨越語言與文化的交流之旅,為中美青年架起了理解與信任的橋梁。白艾可希望未來再到中國,深入研究中西文化交融;埃琳娜決心學習更多中文,并與海南學生約定,期待通過交換生項目再聚。

  “第一次來是帶著好奇,第二次來是帶著熱愛!瘪T蓮說,這場青春之約正以最生動的方式詮釋著“友誼無國界,青春共未來”。

  離瓊前,美國師生在紀念冊寫下:“再見,是為了更好地再見!(完)

編輯:李奧迪